近日,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我院GiveMeFive科创团队在四足仿生、自动分拣、公共安全中获一等奖3项(含冠军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突破性成绩,获央视新闻报道。(学生:吴子阳、徐想、叶宇航、刘宇宸、李玮凡、陈燕雨、青小松、刘超、杜逸博、费广澜、府赟怡、冯茝、武希宇,指导教师:赵彩虹、袁儒鹏、周旭)。
自7月备赛以来,学院高度重视该项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注重学生在备赛期间开展工作的方法与成效。在项目配备方面,既注重了四足仿生等优势项目的成绩巩固与提升,也结合科创团队状态开拓了立体仓库、公共安全等项目,充分发挥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协作。项目推进中,团队每周召开项目进度汇报、问题研讨,从面向成本与制作的方案设计、机电融合的详细设计、机器人加工与制作、机器人场地测试、机器人性能优化等方面,培养学生项目管理、产品设计的工程能力。在比赛中,学生们在与众多高校同台竞技时,充分分析自身与其他参赛队的状态,及时从技术上、战术上制定并实施优化调整方案,充分利用调试与比赛的有限时间,围绕比赛场地实际情况提升机器人性能与行走策略。在四足仿生赛项团队(李玮凡、刘宇宸、青小松、叶宇航、陈燕雨)获得小型组冠军、中型组一等奖的突破性成绩,受组委会邀请配合中央电视台专场新闻直播报道,赛后师生团队还获得了西安知名媒体华商报的专访。在公共安全赛项团队学生首次参赛,大四学长吴子阳、大三学长徐想带领团队大二学生杜逸博、冯茝、大一学生陈罗海等同学围绕比赛规则历经一个月完成了机器人一等奖第4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院科创团队老带新、多学科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的优势。

(央视新闻直播报道)

(西安华商报专场采访)
机械工程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所需的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支持和鼓励多学科交叉机器人科创团队的发展,鼓励学生加入面向工程的机械、嵌入式、软件融合的科研科创活动,多方渠道获取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素养全面提升与发展的第二课堂平台。

(比赛剪影)
据悉,自1999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已成功举办25届,是国内自动化、机器人领域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本届比赛聚集未来产业创新需求,设置21个比赛项目,吸引了国内300多家高校的1700余个竞赛团队3000多名参赛选手参赛。
(赵彩虹/供稿 张斌/审核)